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网站
  网站首页→学习园地
马洪涛副局长在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7-11-06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破解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11月1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广东省农业厅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家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现场共促成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达成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合作开发意向204项,组织20个科企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合同总金额达3.2亿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马洪涛副局长出席活动并讲话。现将讲话刊发,请各地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马洪涛副局长在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上的讲话

 

(2017年11月1日广东东莞)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在东莞举办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意义重大。首先,我代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活动的各承办单位所做的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活动主题是“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新作为”,旨在团结动员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展现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的新作为,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面,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这次活动主题,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都赋予了新的使命。农产品加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饮食安全营养健康的需要。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逐渐普及,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愈加重视食品安全,关注保健和养生,对食品的要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特别讲究吃得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生产、加工出更多更好的让人放心的产品,这是我们加工行业的使命。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方便快捷饮食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方便快捷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干净、卫生、方便、安全的净菜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很多速冻、即食类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各种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的市场需求也很旺盛。家用烹饪机器人等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也是我们加工行业的使命。三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够天蓝、地绿、山青、水净,希望各类生产、生活垃圾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希望能源高效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这同样是我们加工行业的使命。四是要满足亿万农民进一步增加收入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漠视农村。我国农民单纯依靠发展种养业、卖“原字号”农产品,始终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压力,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对通过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发展加工业,让我们的亿万农民既能种得出好产品,还要能卖得掉产品,卖出好价钱,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这更是我们加工行业的使命。

在深入分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20.3万亿元、1.3万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35.9%、28.6%;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8.1万家,比2012年增加1.1万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726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94家,加工企业向市场供应了2/3以上“菜篮子”产品;全行业吸纳了2500万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间接带动1亿多家原料生产小农户增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同样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主要是基础差、底子薄,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仍未根本扭转,特别是部分领域加工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高端核心技术与装备主要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偏低;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素质专业人才短缺等等。要更好地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使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聚焦农产品加工业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才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彰显新作为。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其中一个就是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不光是为6亿中国农村人口描绘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更是为“三农”工作人员包括加工人开辟了广阔的天空,让我们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保障城乡居民营养安全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纳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要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

(一)提高质量效益。党的十九大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推进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和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三)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完善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农产品冷藏库、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品相下降等问题,减少由于保存不当导致农产品腐败变质而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及产生的安全隐患。二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努力生产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制品。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引导企业建立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能、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三是促进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重点开展秸秆、稻壳、米糠、麦麸、饼粕、果蔬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四)深化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接一连三的产业,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加工新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发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净菜加工。优化结构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合理集中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扶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设烘储、直供直销等设施,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发展加工流通,分享增值收益。

(五)推动产业兴旺。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五条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排在第一位的。面向未来,推进产业兴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更加协调,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更加凸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基本接近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兴旺发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勇于担当,努力展现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的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努力展现科技创新推广的新作为。

(一)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习近平“三农”思想和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全面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三农”思想和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党的十九大为农产品加工业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加工业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耀感,为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不断贡献聪明才智。

 

(二)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深入推进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科研协作联合攻关。当今世界,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涉及食品、农学、生物、电子、信息、装备等多种学科门类,必须坚持跨学科融合、多学科嫁接,努力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要积极适应在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发展基础上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确立科研方向,组织联合攻关。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集成示范、转化推广”四位一体全链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强化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国家中心、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完善绩效考核、信息共享、联合攻关、人才交流等管理办法,推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切实增强研发体系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优先支持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以企业为依托建设的研发分中心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要着力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岗位科学家群体与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融合发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要深入推进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建设,支持综合性和各专业性重点实验室立足产业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建设力度,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三)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继续开展成熟技术筛选、评估和推广工作,建立并不断充实行业技术成果数据库,完善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持续强化科技成果推介,及时发布转化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规模与产业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成果包,引领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继续办好全国农产品加工科企对接活动,支持地方开展区域性科企对接、科技专家公益行等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连接农产品加工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和各类创新主体,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发挥市场在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在市场导向类科技项目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项目过程管理、验收评估等组织实施全过程。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发展定位,紧贴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转移转化活动。积极拓展国际技术转移空间,探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促进“一带一路”农产品加工产能合作。

(四)着力建设人才队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给想创新、能创造的人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让科技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领域岗位科学家、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科技专家为主体,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坚持在科研实践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强化前瞻思维和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和市场应用,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训,着力培养熟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以及科技成果评价、成果交易、企业融资、市场营销等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完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项目支持、合作研究、成果推广、教育培训等途径,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支持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青年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培养一批跨学科、跨行业和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更是我们农加工人的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创新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7063145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